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

@ 中國戲曲藝術

中國戲曲藝術


粵劇在早期叫做本地班或廣東大戲、廣府戲。明末清初,弋陽腔、崑山腔由「外江班」相繼傳入廣東,隨後出現了由本地藝人組成的戲班「本地班」,唱的是「一唱眾和」的「廣腔」,在道光年間改唱「梆簧」(西皮、二簧)。 清代末年,廣東出現了一批被稱為志士班的粵劇班社,他們演出時仿效話劇的化妝、布景,在唱法上  由假聲改為真聲,並開始使用廣東方言演唱。
  20世紀30至40年代,粵劇吸收了歌劇、電影、話劇的藝術營養,表演藝術更加細膩和生活化,但商業化的傾向性日趨顯著,舞台上常出現新奇古怪的音樂和裝置,以此招徠觀眾。新中國成立以後,這種商業化的傾向才得以改變。藝術家們對表演、音樂、舞台美術進行了全面的改革,先後整理出像《苦鳳鶯憐》、《胡不歸》、《秦香蓮》等優秀傳統戲,還創作改編了《搜書院》、《關漢卿》等歷史劇。
  粵劇的唱腔音樂以「梆簧」為主,並保留了弋陽腔和崑山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、木魚等廣東民間曲調。由於用方言演唱,因此,在韻味上與其他的皮簧戲區別明顯,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。
  粵劇有許多以歌唱著稱的名家,如薛覺先、馬師曾、紅線女以及香港的任劍輝及白雪仙等,他們以精湛的唱工藝術,形成粵劇的流派唱腔,並傳帶出各自流派唱腔的傳人。

影片播放:粵劇《帝女花之庵遇》250k 500k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